厂家供应 吉林铜雕大悲母佛像

浏览次数:196
  • 产品规格:
  • 发货地:河南省南阳邓州市
关键词
吉林铜雕大悲母佛像
详细说明
产地河南南阳 运费电议 包装木架 货号00006 工期15-20
树脂佛像之看与嗅鉴别佛像赝品
材质造型辨真伪
树脂佛像分辨真伪比较容易,但是如果是分辨金桐佛造像真伪就有一定的难度,福缘工艺建议,收藏者可用看、嗅等方式鉴别金铜佛造像真伪。
先看材质。金铜佛像有青铜、黄铜、红铜和其他铜合金等,但不同时期用铜不一样,元代以前铜佛一般用青铜,也有少量红铜制品,元代以后则出现较多铜锌合金的黄铜及纯铜制作的所谓红铜佛像。而在青铜上鎏金的佛像一般被称为金铜佛像,黄铜佛像大多是不鎏金的。
其次看标志、坐骑、手印和坐姿。佛像制造时十分严谨、规范,学习、了解各时期的不同特征,就能准确地为藏品定名,不但能分清佛还是菩萨,而且还能弄清是哪尊佛像和哪尊菩萨。
再次是看面相、体型和服饰。佛像的面部五官、身材比例、肌肉和衣纹特征等,不同的朝代,即使是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也有许多变化,比如相连的两个朝代——隋和唐,这段时期虽然整体风格相近,但铜佛造像的面相仍略有区别:隋代的佛和菩萨为半圆脸型,唐初就变得稍瘦一些。
看款式。款式是指佛像固有的文字资料,比如铭文和题记等,这对鉴别真伪有一定参考作用。
味道可嗅别
此外,收藏者还可用嗅觉作鉴别。古代金铜佛像或其他木质、陶瓷等材质的佛像,长时期受人们供奉时被烟火所染,或长时期埋藏于地下,只要仔细嗅别,一般都可嗅到烟火、发霉或朽味,而现代仿制品则完全没有这种味道,即便是有些伪品用烟熏或埋于地下等作旧处理,也难免露出破绽,或烟火味过浓,或泥土气味太浓,从而被识破。
鉴别金铜佛造像真伪比鉴别树脂佛像真伪难度要大,收藏者必须谨慎鉴别。
吉林铜雕大悲母佛像
弥勒佛是佛像中民间普遍信奉、非常流行的一尊佛。“弥勒”是梵名的音译简称,意为慈悲。在我国,弥勒信仰很早就已流行。西秦时就已出现了绘制的弥勒像(甘肃炳灵寺石窟)。五代、宋以前的弥勒像,主要有菩萨形和如来形两大类,分别根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所作。菩萨形的弥勒像主要表现了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的形象。这时的弥勒像是身穿菩萨装,两叉而坐。或是以左脚下垂,右手扶脸颊的半迦思维形,表示了弥勒在兜率天宫等待下生的情形。如来形的弥勒佛像表现了弥勒下生成佛后的形象,与释迦佛像的造型没有多大区别。在中国,大约北魏时渐渐流行对弥勒下生的信仰,同时也开始出现穿上佛装的弥勒佛像。
吉林铜雕大悲母佛像
精美的树脂神像和佛像
神像佛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民间百姓供奉信仰的对象,他们代表了人们心中的信仰,使人们的生活有了精神的寄托,现代社会中还是有很多的寺庙甚至人家供奉着神像、佛像,人们对他们顶礼膜拜,来寄托美好生活的向往。
神像是指神仙或佛祖的图像、塑像;佛像是佛陀塑像的简称。雕塑神像、佛像的材料有很多,而树脂材料是现代社会中较为常用到的,也是较受欢迎的一种材料。树脂神像、树脂佛像也出现在许多寺院楼宇中,他们的形体、容貌和姿仪皆祥和、宁静、端祥、庄严。
吉林铜雕大悲母佛像
(树脂佛像)佛像似有所本,综合创作
清末民国时,古玩商佛像(树脂佛像),专仿唐代以上到北魏的佛像,唐代以后的佛像仿造较少,但南北朝的佛像本身就不太多,古董商缺乏好的标准图样,往往就凭空捏造,不伦不类,或者是东拼西凑,移花接木,猛一看似有古意,稍加推敲便漏洞百出。
假如有一尊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刻款的铜佛,身着褒衣博带式大衣,这尊像就值得好好研究研究,因为这种衣饰的佛像在北魏早出现于孝文帝改制后的5世纪末,这在石窟考古上已有定论的,但有的学者虽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却得出此像较学术界公认的服饰出现年代提前了一百年,可旧说,可重视的结论,这就属于削足适履了。
又有一尊石雕的水月观音像,署款是“北魏的孝昌二年(526年)”,被认定是真品收入南北朝史迹的图录中,但根据石窟造像和壁画以及传世的佛像画等等一系列的证据推断,这种水月观音的造型早出现在9世纪的晚唐,不可能提前三百多年前出现。
学术上鼓励创新,勇于突破前人旧说,但怕的是替作伪者说话。要立足于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要穷追不舍,宁严勿宽,避免失误。
实际上这尊像从其他几方面也可判断是伪作,但是奇怪的是这尊像是宁夏西吉农村出土的,并不是现代,说不定是明代在仿制商周青铜器时也顺便仿制了些佛像(树脂佛像)吧。
m.zydsgyc.b2b168.com
联系我们

在线客服: 1076413669

联系人:唐微丽

联系电话:15093003769

top